Wednesday, May 11, 2011

競爭力

http://edition.cnn.com/2011/OPINION/05/10/granderson.yearround.school/index.html

在CNN裡看到了這樣的一篇文章,文章指出在2009年,一項全球34個地區參加,針對十五歲學生所作的學術評估(PISA 2009)中,美國學生的成績大不如人,閱讀排行第十四,科學第十七,數學第二十五。作者指出:要扭轉局面,似乎應考慮讓美國學生全年上課,反正已不是當年的農業社會,需要孩子幫手做工的年代,現在放暑假,不是玩樂打機,便是球隊集訓。自行報讀暑期學習班,並未必是人人都負擔得起的,倒不如政府立例規定全年上課,學期中則可多設小休,讓學生也有休息的機會云云。

作者並指出,在這學術評估中,上海排行第一。事實上,調查結果(http://nces.ed.gov/pubs2011/2011004.pdf)顯示,香港的成績也不弱。

文章開首的一句話很發人深省:是美國學生愈來愈笨,還是人家愈來愈聰明呢?

小寶的學校會安排高小和中學的學生到海外交流,記得我有一次在newsletter中看到其中一位中學生的感想,感概良多。詳細內容我記不清楚,大抵是說他們看到那北京名牌中學的學生,每天晚上都有溫習小組,基本上沒有一刻不是在溫習的,讓人慚愧,心想自已平日還真夠輕鬆。可怕的是,大概沒有很多人會認為小寶所讀的學校是一所放輕鬆的學校。當然,你可以輕鬆地學習,但不代表這所學校的要求輕鬆,假如你明白我的意思...

創造力,與技能... 有人說太著重技能便會抹殺了創造力,有人說在這人人都優秀的年代,你的所謂優秀,還不過是跟大夥一樣優秀,如何能脫穎而出呢?倒不如看重創造力。然而,技術可以鍛煉,能夠把握住。創造力卻不可強求,像是拿著一副牌,你相信你可以做到一手好牌,你朝著這方向,放棄了你認為必須放棄的。到頭來完了,你握著的卻可能是仍是一副爛牌。牌局可以推倒重來,但人生不可重來。若不是心知自已手中的牌已經很不錯,誰會孤注一擲呢?正如我們常常笑說:天才是掩蓋不住的,若有天縱之才,倒不妨走自己的路,否則還是跟著大家走比較穩妥舒適。

然而,有時我覺得,我們對教育不可以太理性分析。教育的對象是孩子,孩子是人﹣﹣只要是人,當中便有無限的可能性。我們可以對教育制度不滿,但教育孩子,也是父母的責任,不獨是制度的責任。倒不如讓我們天真一點,白痴一點,管他什麼制度,管社會對小朋友有什麼要求!要做的單單純純的做好,要玩時快快樂樂的玩,想休息時什麼也不理地休息,也就夠了。人生的成就反正不是能計算出來的,而是一點一點的恩典累積。

2 comments:

winterbird said...

I watched a documentary lately about US education system, called "waiting for superman", it's quite depressing, especially for poor kids, as if their future is doomed.

One interesting point in the film: while US students' maths ranking is very low in the world, when asked if they think "they are good at maths" - US kids rank number 1 in confidence!!!! It means they don't even know they are bad at something!

Well, I contribute this to the "my baby, you are a winner" mentality of their parents....

Samantha said...

所以無謂將個世界太糖衣化,否則佢地大個完全嚇呆,點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