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想,大家是不是玩得大了點?
以往常常聽說,香港填鴨式的教育制度,讓學生畢業後不能學以致用。最近因為替甥女溫習中六文憑試,吃了一驚。
在文憑試,也就是現時大學入學試中,中、英、數和通識是必修科,另再加兩三科自選科(如化學、物理、經濟等)。據說現時普遍大學非常看重中、英、數、通識的成績,甚至達六至八成以上。可是我看,現在的中文卷,沒有指定課文,美其名是不要死肯書,考語文知識,實際呢?在文學的茫茫大海中,假如本身沒有好好的根底或興趣,不浸死也弄得筋疲力盡。
更好笑的是,我看那些試卷要求的,不就是我當年的工作嗎?我想我現在即使不作預準備去考(反正沒有課文要預備嘛),大抵拿個5*,甚至5**是不難的。
但又何苦呢?
假如中、英、數、通識是必修科,那基本的知識已足夠了,何必真的「如此」實用?大學不是訓練專才而不是全才的嗎?太博便很難專。你要人人都專於寫作幹嗎?寫詩寫文章還說過去,但這只是實用文!恕我憑廿年經驗說句:「這又不是很專門,很重要的工作!」
反觀小寶的小四功課,我們也常常笑:「搞不好是裝備他們下年出來工作了。」不是嗎?中文簡單點,應用文,文言文,總算是打基礎。英文除了書信,還有撰寫招聘廣告;做真正一般機構人事部發出來的personality test,然後分析不同的性格適合做那門的工作;提交建議書;設計環保宣傳海報;商品廣告;邀請名人贊助的函件...
那天看她寫的英文香水廣告,我笑:「女兒啊!寫廣告首先要明白『商品定位』,香水廣告你不用告訴人這很香,很特別。你要sell的是一個氣氛,一種感覺... 其實香水和名牌時裝手袋,是以名人先導,visual為主的,基本上不要放文稿,一放就土... 但既然是功課,你還是將就寫一點吧,可不要太多。唔... 香水名稱指定為Envy,那你便寫點妖嬈、誘惑一點的句子... 怎麼?什麼是妖嬈、誘惑?你孩子懂什麼!大大概概啦!」
這些有趣的功課其實是額外的,學校拔尖補底的方針是:中、英、數成績較好的同學會分別有該科額外的工作紙,成績較遜的會有老師專門補習。
有次數學的額外功作紙,有一題推理題特別深,我們全家總動員,才終於答得上。最頭痛是寫那冗長的答題解釋,後來知道隔離班有一位同學不懂得做,整題留空了,結果退回要他繼續想。最後當然是向其他家長求救。最好笑是那媽媽說:「算了,你那解釋我怎也聽不明白,乾脆你給我抄好了。」另一位同學更聰明,我們搜索枯腸想出來的解釋,還不夠他真接:(如何得出答案)﹣﹣「推理出來的!」。
多好!老師啊,即使小朋友能推理出答案,要寫出那複雜冗長的解釋,你認為真的是他們能力所及的嗎?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