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W跟我說,兒子投訴她不公平,說小時候他要求買玩具/零食,她總是不許,可是現在卻輕易買給妹妹。W歎喟,她那裡是偏心,只是看到兒子漸漸長大,才知道要小朋友快樂,慢慢變得不再簡單,唯有趁妹妹還會為一粒糖笑不攏咀時,盡量珍惜這些難忘的時光。
我深有同感。
即使小寶性格開朗,但要她如兩三歲時那樣的無憂無慮地笑,已經很難。幾個月大的時候,只要跟她說傻話,她已可不停不停的哈哈大笑。搔癢一下,可以笑半天。那時最愛看她睡覺,嬰兒們睡著好甜好甜,還會在睡夢中笑呢!
考完試,派完卷,問她要什麼禮物,總說不要。今天可能練水太累,提不起勁,我問她:“今天才派卷,你為什麼一點興奮的反應都沒有?” 她懶洋洋地答:“是啊!我只會興奮一會兒。然後又會覺得沒什麼。幸好,有時成績不理想,我也只會傷心一會兒,只要你不再馬上提起,過後也沒什麼。” 感恩的是,昨天她練水後可能著涼,整晚都在狂打噴嚏流鼻水,今朝一覺醒來又沒事了,只是今天教練把她與其他比她強的男同學編成一隊,還要計時比賽,回來臉色便不甚好。啊!明白了,一定是輸得很難看。
去年不明白為何有幾位家長常常約我們一起去玩,有時甚至覺得煩,今年卻明白了。那幾位同學雖有兄弟姊妹,可是小孩子還是與同齡同學玩最快樂。在這階段,想他們真正快樂,做父母的唯有多安排他們與小朋友玩。他們對物質又沒要求,我們對零食又有限制。你說有什麼好法子?最近看到葉詠詩的一篇專欄文章,說現在的父母極力栽培孩子,當然有些心態不大正確的,但文章中葉也說了一些公道的話,就是:有些人對這些父母的看法很負面,以為他們藉著孩子出風頭,其實有很多很有心的父母,為了發揮孩子的潛質,整個家庭都在付出,都作出犧牲。他們並努力培育孩子各方面的發展,務求讓他們成為思想獨立,能與社會融入,對音樂有貢獻的人。孩子能發熱發光,父母功不可沒。坦白說,我身邊也有一些好朋友,他們對孩子各方要都很緊張,為的不是要威要面子,而是克盡己責,時刻學習,反省,是很值得敬佩的。
那天我因為學習上的事,對小寶生氣。事後我跟她道歉,說我不應動不動對她大呼小叫。其實我心內有著恐懼,怕自已沒做好,沒能讓她成為一個負責任的人。眼看現今這麼多青年,甚至成年人,連工作都懶得找,整天窩在家裡,一把年紀還要家人養。這樣就把自已的人生浪費掉了。小寶笑著跟我說:“你放心,媽媽,我會好好讀書,將來找一份好工,養你和爸爸。” 聽了感動之餘,還讓人心酸。我常常為她做錯功課而動氣,可是我好幾次把她原本對的答案,強行要她改成... 錯的 (我也有答錯的時候嘛,唉... 其實也蠻多的,現在的東西真艱澀難懂),回來我說對不起,她卻對我笑著說:沒關係啦!
我為什麼就不能對她多說:“沒關係”?趁著她還有童真,還會沒所謂,還會認為父母很重要的時候...
2 comments:
小寶很可愛呀!
I read some articles about women inequality in workplace, one female sociologist pointed out that parents and women themselves take some responsibilities too. She mentioned how most girls grow up setting "smaller goals" - unlike boys. That we (as parents and society) not placing enough importance on teaching girls to place their career as piority.
But of course, I'm thinking, these days, even some boys have no ambition.
既怕小朋友無責任心,更怕佢將來的男朋友/老公無責任心。
呢一代,其實唔少咁的例子,好恐怖!
Post a Comment